作为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成都生活垃圾分类有哪些最新进展?
今年以来,成都在小区试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制度,对餐厨垃圾的就地生化处理、大件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农贸市场的果蔬垃圾前端处置等方面都有较大进展,截至今年9月,全市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累计近307万户,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49.25%;全市累计有1455个党政机关、3701所学校、461家公立医疗机构、111座商业综合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分别达100%、99.7%、100%、96.52%。
垃圾运输的另一大难题是果蔬垃圾,因为其在堆放、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恶臭气体。而成都也在探索对果蔬垃圾、餐厨垃圾等易腐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置方法。锦江区东光翡翠城农贸市场算是其中较早的一个。
据介绍,果蔬分类处置站每天能收集近5吨果蔬垃圾,通过与60摄氏度的菌种发生化学反应,24小时以内,果蔬垃圾将被降解85%以上。“降解出的产物是有机肥的重要原料!”锦江区东光果蔬垃圾分类处置站的工作人员介绍。整个果蔬垃圾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都将经过过滤系统,废水将达到雨水排放标准,废气也符合标准要求。成都市农贸市场果蔬垃圾日产量为950吨左右,占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的5.6%。但是,处理方式非常单一,如何实现资源化利用,变果蔬垃圾为宝?生化技术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试点。
针对“前分后混”和“抛冒滴漏”问题,2018年起,探索以街道(建制镇)为单位,整区域、成建制推进垃圾分类示范工作,开展垃圾分类示范街道(乡镇)创建,完善分类垃圾桶、运输车等设施,落实分类收运责任,健全分类投放和收运体系。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有4648个小区配备4分类收集容器约22.6万个;配置分类运输车辆1668辆,其中餐厨垃圾专用运输车188辆,有害垃圾专用运输车33辆,可回收物专用运输车133辆,其他垃圾专用运输车1314辆;建成大件垃圾处置场地15个,可回收物分拣中心9个。
为提高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无害化处理水平,成都制定出台一系列法规及文件,构建统筹协调的餐厨垃圾政府有组织收运和社会收运工作模式,建立“集中规模化+分布小型化”“政府规划建设运营+社会企业自主建设运营”的处理模式,强化源头减量,试点城市综合体前端独立处理餐厨垃圾,进行就地处理减量;在3677家餐厨垃圾产生单位试点推广餐饮服务单位前端“油水渣”分离,减量达44.7%。根据《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2018-2020年)》,到2020年底,成都将建立健全四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实现餐厨垃圾处理能力1000吨/日以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1.8万吨/日以上,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咨询热线
400-970-0989
周一至周日:9:00-18:00
合作邮箱
BD@heart-eco.com
总部地址
南昌市青山湖区昌东大道1111号20栋
2019 版权所有 © 江西小红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赣ICP备19011967号-1